毕马威:亚太区ESG发展落后于其它地区

导读出品|网易财经ESG近日,毕马威发布《投资价值观的价值——亚太地区资产管理公司的ESG投资机遇》(下称“报告”),比较了亚太、北美、欧洲...

出品|网易财经ESG

近日,毕马威发布《投资价值观的价值——亚太地区资产管理公司的ESG投资机遇》(下称“报告”),比较了亚太、北美、欧洲、拉美、中东五个区域ESG三个维度的发展现状,指出亚太区ESG市场的发展落后于全球,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基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异质性,报告预计到2025年,亚太区ESG友好型资产管理者的收入将达18.2亿美元,同时可能从更有利的估值中受益。

报告指出,就可持续实践在关键领域的落地情况而言,亚太区远远落后于全球标准。

报告显示,在环境(Environmental)维度,尽管亚太区自然灾害风险为五个地区中最高,但其净零目标执行程度却位居倒数第二,一定程度反映了亚太区环保行动力不足。在社会(Social)维度,亚太地区人权指数约为0.6位居倒数第二,而在该方面做的最好的北美地区该指标接近1.0。在公司治理(Governance)维度,亚太区董事会女性董事占比不到20%,而欧洲和北美地区的董事会女性董事占比接近40%。

此外,尽管利益相关者对ESG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但在将ESG因素纳入运营及投资实务方面,亚洲资产管理者远远落后于它们的西方竞争对手。

在ESG承诺上,欧洲地区近三年的《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签署方数量是亚太区的四倍;在ESG披露上,亚太区RESPOND框架下的ESG分数在“目的、流程、产品、政策、资产、人员”六项指标均远远落后于欧洲,在ESG投资上,欧洲可持续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更是达到亚太区的19倍。

亚太地区ESG排名低下的现状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

其一,在未充分理解不同利益相关方重点关注领域的情况下,贸然推动ESG议程可能会导致冲突,从而对基金的当前和未来运营构成威胁。该问题是ESG转型过程中的通病。此外报告还指出,在过去两年里,重要非ESG指标(例如汽油、烟草、航空航天与国防)的表现明显优于ESG指数(例如可再生能源);

其二,ESG评级标准尚未统一。根据毕马威的数据,2020年全球大约有30个主要的ESG数据供应商。这些评级机构在构建其ESG评分时,通常采用不同的ESG评分指标,经常会出现它们对一家公司给出不同ESG评级的情况。例如,特斯拉公司被MSCI的ESG评级评为中等水平,但却被Sustainalytics归类为高风险。

鉴于亚太区ESG的监管、声誉、资本和投资者压力越来越大,以及资产管理者在全球ESG生态体系中心的中心地位,报告预计到2025年,亚太区ESG友好型资产管理者的收入将达18.2亿美元,同时可能从更有利的估值中受益。

在重重压力之下,亚太区ESG转型迫在眉睫。报告指出,除了充分进行利益相关者的评估,不断完善报告披露准则,还应调整ESG治理架构。

《报告》同时指出,目前,虽然亚太区的多数资产管理者仍属于ESG领域的“新手”或“快速跟随者”,但有意愿发展成为真正的“市场领导者”的公司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可以吸引大量与ESG有关的资金流入。

不过,虽然ESG投资具有巨大潜力,但在将ESG因素融入自身运营/投资流程方面,亚太区大多数资产管理者相比于它们的全球竞争对手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使他们面临着市场份额被目前在该区域运营的国际管理公司夺走的风险。

尽管ESG理念在亚太地区的践行在一定程度上远落后于欧洲,但越来越多的亚洲监管机构已在它们的管辖范围内推行本地化的ESG要求 — 简而言之,ESG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非有不可”。此外,亚太地区的资产管理者也越发意识到违反合规要求的后果(包括声誉受损和资本外流风险),以及正确实施ESG的裨益(包括潜在估值提升、收取更高管理费的能力和增加获取离岸资金的机会)。

由于对ESG专才的市场需求巨大,资产管理者必须明确潜在人才缺口并制定适当的人才获取、发展与留用策略。

由于ESG和非ESG主题基金经理在整体业务经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虽目标不同,但其薪酬策略均应经审慎考量。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